被動紅外探測技術(shù)是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的探測系統(tǒng),這種系統(tǒng)是專門用來檢測物體輻射紅外線的方式進行工作的。在自然界中,任何高于絕對零度(-273.15o)的物體都可以輻射出紅外線,而且輻射能量的大小與物體表面溫度有關(guān)。
被動紅外探測器采用熱釋電人體紅外傳感器(PIR)作為信號撿取裝置,熱釋電人體紅外傳感器單元對紅外線感受表現(xiàn)在敏感單元的溫度,而溫度變化導致電信號的變化,因熱釋電人體紅外傳感器的特定結(jié)構(gòu)。PIR由敏感單元、阻抗變換管、濾光窗等組成,決定了它具有二維識別的特性,也就是說滿足于這種紅外探測器的條件有兩個:必須是生物體;物體必須要運動。
又用熱釋電人體紅外傳感器加裝了濾光窗,能有效地讓人體輻射的紅外光通過。所以對人體有較高的靈敏度,而對于小動物則靈敏度大大下降。可以有效地防止小動物入侵防區(qū)而引起誤報警,熱釋電人體紅外傳感器配合菲涅爾透鏡可以將作用發(fā)揮到最大,菲涅爾透鏡根據(jù)菲涅爾原理制成,把紅外光線分成可見區(qū)跟盲區(qū),同時又具有聚焦的作用,使熱釋電人體紅外傳感器的靈敏度大大增加。
加裝菲涅爾透鏡后,探測器可達到20*20m,被動紅外探測器的主要檢測的運動方向為橫向運動方向,對徑向方向運動的物體檢測能力比較差。被動紅外探測器的缺點是環(huán)境溫度影響比較大。它在相對溫度(即環(huán)境溫度與人體溫度的差值)小的夏季,環(huán)境溫度高,差值很小,靈敏度有所下降;在冬季,環(huán)境溫度低,而人體的溫度基本保持不變,固其差值大,從而靈敏度高,應用效果好。